如何找到谐振频率/怎么找谐振频率
如何确定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和工作频率范围
〖壹〗、通过使用正弦信号进行激励 ,逐渐调整频率,当传感器输出达到最大值时,对应的频率定义为谐振频率。 当传感器的输出幅度降至输入幅度的0.707倍时,对应的频率被称为截止频率 。 传感器输出幅度在0.707倍输入幅度以上至相等的频率区间被视为工作频率范围。
〖贰〗 、用幅正弦信号激励 ,不断改变频率,当输出最大时对应的频率即为谐振频率。输出幅值降到输入0.707倍时对应的频率为截止频率。输出幅值大于等于0.707倍输入幅值的频率范围即工作频率范围 。
〖叁〗、测量频率的方法一般分为无源测频法、有源测频法及电子计数法三种。无源测频法(又可分为谐振法和电桥法),常用于频率粗测 ,精度在1%左右。
如何测量电路的谐振频率?
〖壹〗、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观察电路的相位特性来确定谐振频率 。当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,电流相对于电压的相位差为零,意味着电流与电压同相。而当频率偏离谐振频率时 ,相位差会逐渐增大。因此,可以通过测量不同频率下的相位差,找到相位差为零的频率点 ,从而确定谐振频率 。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频率扫描技术。
〖贰〗 、确定L和C的值: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感和电容的值或从电路图中获取它们。计算共振频率:将 L 和 C 的值代入共振频率方程并计算共振频率(以 Hz 为单位) 。
〖叁〗、准确测量谐振频率的目的就是产生一个稳定的准确的频率信号,用来实验或测试其他电子设备或元器件。所以,振荡器又叫信号发生器。既然是作为基准的 ,自然其自身也必须是准确的 。当然,根据要求的高低,其准确度可以有不同的等级。
〖肆〗、计算法物理负载电容法,幅值法 ,相位法 电路的谐振频率是固有的,仅由LC的值所决定,与其他外部条件无关。
如何准确测量谐振频率?
准确测量谐振频率的目的就是产生一个稳定的准确的频率信号 ,用来实验或测试其他电子设备或元器件。所以,振荡器又叫信号发生器 。既然是作为基准的,自然其自身也必须是准确的。当然 ,根据要求的高低,其准确度可以有不同的等级。
用 频率计 ,注意测量电压不能太高 ,比较好不要高于12V,再高了要用衰减探头 。如果没有频率计可以使用 示波器 也能读出频率的。
测量时需用一台示波器和一台音频信号发生器。将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通过一个0.47卩F的电容器加到谐振回路上去,用示波器的Y轴输入端测量谐振回路的电压波形 ,如图5-4-10所示 。测量时调节音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,并观察示波器上显示出的电压波形的高低。
用专用工具“Q表 ”测量。或者用高频信号发生器串一个电阻加到电感上,用(超)高频毫伏表测量电感电压,改变信号频率 ,找到电压最大点,此时信号源频率即为自谐频率 。由于高频毫伏表有一定输入电容,测得的频率比实际值略低。
确定L和C的值: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感和电容的值或从电路图中获取它们。计算共振频率:将 L 和 C 的值代入共振频率方程并计算共振频率(以 Hz 为单位) 。
如何找到谐振频率点?在RLC串联谐振电路的测试中 ,如何寻找谐振频率点?把交流毫伏表接在电阻两端,测量输出电压Uo的幅度;调节输入信号Ui的频率,使其由小逐渐变大(注意要保持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不变);当Uo为最大值时 ,读出频率计上显示的频率值,此值即为谐振频率fo。